2020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秩序,也改变了我们的工作和学习状态。每天,疫情地图的波动无时无刻都让我们感到生命的脆弱与宝贵,建筑系张羽老师,虽然不能像“白衣战士”一样冲锋陷阵、拯救生命,但是她力争上好每一节课,为战胜疫情出一份力,尽一份责。
网上课堂已经开课三周,张老师同时上设计课与讲授课。她认为,对待此种授课方式的评价褒贬不一。先说贬,对于设计课来说,由于学生在家工具有限,用纸、用笔就不能讲求专业性了,只能鼓励学生多用电脑推敲设计来代替在草图、草模上的研究,这对低年级基础教学是不利的;设计讲评时,除了图纸,师生之间的眼神和肢体语言也很重要,在网上就只能局限于屏幕了;讲授课的学生较多,但自言自语的老师却感受不到课堂的气氛,讲到重点问题时,老师会担心学生是否在听;网上授课的老师比课堂辛苦一些,总是感觉45分钟的课如果没有互动,无间断的滔滔不绝,讲的内容、说的话比以前要多许多,会增加疲惫感。
即便如此,张老师与同事交流时仍感到大家都在教学方式上学习了很多,教师们也通过闲暇之余为学子们大展身手,各显神通!这是积极的一面,为了能让学生理解问题,学习了许多教学、画图软件,似乎在短短的时间内就恶补了一些先进的交流方式。张老师自认为是属于对电子、软件接受能力比较弱的人,但也用自己的传统表达方式(如磁力白板、草图拍照)尽力将问题阐明,效果也是很好的。接下来她也会用学院发的手写板,几种交流方式穿插着用也是对自己教学能力的锻炼。
从学生角度,设计课的方案进展比在学校要好,这是比较神奇的现象,也从没有迟到现象,这是不是由于每堂课学生必须一个个讲解方案,老师一对一教学形成的现象,有学生开玩笑说:“这是由于他们节约了是否去教室上课的思想斗争的时间而用来做设计的结果”。对于讲授课,张老师想,教授内容无愧于心,自言自语也要尽量有趣生动就好了,要放下担忧,只针对于知识本身的讲解,想学的学生一定会好好学的。
第一次上网课,总的体验张羽老师认为是好的。无论是自己感受的局限也好、方便也好,这是自身对扁平化时代趋势的初体验,相应的,也会引发许多反思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