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全民抗击新冠疫情的背景下,我学院发挥高校科研人员力量,积极组织各系部、实验室教师及科研人员展开抗击疫情相关学术研究与交流活动。我院教师展示了高度的科研敏感度和积极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除积极向有关部门报送专业建议外,还活跃在抗击疫情的学术前沿。
3月7日上午,我学院教授、风景园林生态与遗产保护团队负责人、风景园林生态与工程技术实验室主任傅凡老师通过Zoom平台开展网上“学术抗疫”系列讲座的第一讲。本次讲座以“基于热环境改善的城市绿地系统降解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的研究思路”为主题,我学院师生、社会各界学者及公众等约五十余人积极参与本次讲座交流。
傅凡教授以新冠肺炎疫情为总体背景,对春节期间北京出现连续重度PM2.5污染天气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污染来源、致污机理的研究,结合监测数据,提出如何通过城市绿地系统来改善城市热环境,进而间接降减PM2.5浓度。同时,也提出通过打开北京西部和北部的风口形成通风廊道,促进北京污染物扩散,在京南地区加大平原造林,防止输入性污染的建议。
在交流环节,部分同学提出关于PM2.5扩散与改善的相关问题,傅凡教授逐一进行解答。本次讲座从宏观国内外研究对比,到具体数据记录分析,并以北京为例提出实验性提升策略。讲座为社会公众带来优质的环境教育内容,促进参会师生提升环境保护使命感,增强专业学习兴趣和动力。我院还在积极组织教师通过各种科研途径,发挥我院教师在科研阵地的坚强力量,特殊时期,全面助力全国的城市安全与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