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信息» 积极应对疫情的“云设计”——李煜老师三年级设计课程线上教学探索

积极应对疫情的“云设计”——李煜老师三年级设计课程线上教学探索


2020年的春天,新冠病毒在武汉、中国甚至世界范围内蔓延肆虐,给全人类带来无以计量的损失和悲剧。流行病不断重塑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聚居空间。作为防疫城市设计领域的青年学者,李煜老师积极投入相关的科研攻坚工作中。同时,响应“停课

停学,探索线上线下教学新模式”的号召,李煜老师讲授的三年级《城市与建筑设计1》课程开启了线上授课的探索。

在数字化和信息化发展迅速的今天,建筑学专业的设计课教学仍然是极具“师徒制”特色的。建筑设计的人才培养,依旧需要“去现场、面对面、手把手”。而线上授课的空间隔离,不仅没有办法满足面授中的种种技术要求,也迫使建筑教学面对陌生化的交流需求。针对这些难题,《城市与建筑设计1》课程用“云设计”的思路发现和探索线上设计课的教学方法,采取了积极应对。

云设计:不在现场的研查设计

城市设计视角下的建筑设计,对于现场调研的要求是非常细致的。在以往的课程中,地段选择紧扣首都北京亟待设计和改造的城市空间,题目包括通州五河交汇源头岛、朝阳东大门片区等等。2020春季,原定选择海淀区海淀五路居城市片区作为设计地段。在得到线上教学的通知后,《城市与建筑设计1》课程教学组重新讨论了设计课选题。为消解无法实地调研访谈的不利因素,教学组提出了“云设计”的思路。放弃原有题目,在两周内选定了新的设计课题:里约马雷贫民区城市设计及建筑改造。这一题目作为2020世界建筑师大会的设计竞赛题目,对于大部分设计者而言都是“云设计”的状态,正回应了线上设计的需求。事实上,如何利用VR沉浸、街景地图、照片数据、文献文本研究完成“不在现场的研查设计”是全球化背景下新时期建筑师的必备素质。

图:选择适宜线上教学的设计题目

云视角:

拘面授的多重视角

线上教学对于设计课程的影响,不仅仅停留在无法手把手改图,交流不够直接的层面,而是会因为陌生化产生各种问题,影响设计进程和成果。李煜老师和刘平浩老师分几个层次思考和破解这些问题。

首先是“基础设施”,包括教学硬件配备和软件的购买和学习。

第二是“虚拟专教”,应用“会议桌”程序,请每组3个同学课下建立自己的讨论和绘图平台。

第三是“线上改图”,教师在课上依次进入每组的虚拟专教,现场讲图和修改方案。

第四是“围观学习”,运用腾讯课堂app与会议桌app嵌套,在教师与某组同学讨论方案时,通过直播解决其他同学听讲和提出问题建议的需求。

图:会议桌软件中的虚拟专教

图:线上实时改图

云评图:不限空间的虚拟展评

在日常的线下教学中,图纸展览和专家评图存在时间和空间的约束。而线上教学催生了“云评图”的可能,给设计课教学提供了新办法。《城市与建筑设计1》课程初步实践了实时展评,现场提供二维码,同学们可以通过手机迅速在同一虚拟空间贴图,并统一讲评。同时,虚拟贴图空间的图纸可以长期留存,不会由于评图空间的限制而撕除消失,方便同学反思设计,也方便了教学资料的整理留存。此外,云评图提供了邀请国内外专家实施评图的可能,也解决了地域距离带来的限制。

图:手机扫描二维码实施虚拟展评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