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太阳成集团tyc9728学生学术年会作为我学院的品牌活动,历经十余年,至2018年已举办到第六届,本届学生学术年会以“城市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从2018年三月至五月,将在我校西城校区开展为期两个月的系列学术交流活动。
2018年4月17日下午,我学院第六届学生学术年会城乡规划与风景园林专业分会场论坛在教1-102顺利举办。此次分会场邀请了李刚华、成超男、王梦琳、陈婉钰、卢薪生五位来自业界知名事务所、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的设计师及硕博研究生作为主讲人,从城市建设、环境、文化等方面分享了他们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
李钢华设计师,毕业于天津大学我学院,目前就职于菅根侍郎事务所。他为在座师生带来题为“自然生长的城市可以升华吗?”的讲座。他以自己的工作案例为主线,分享了在工作内外的一些感悟和体验。期间李刚华强调,不要被计算机辅助设计限制自己的设计思维,建议同学们在设计过程中多实践、反思、总结。最后他谈到:手绘仍然是设计师的最重要的表达工具以及学科的交融对设计的帮助。
王美琳,北京林业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她向在座的同学们展示题为“园林展园的文化转译和创新”的研究成果,焦作展园是第十一届园林博览会的分会场,她以焦作展园为研究对象,挖掘出园林展园设计中的文化转译和创新手法。并进一步以焦作展园的“七贤园”为例,说明各个景观节点与竹编小品的设计理念与方法。
成超男,北京林业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通过“你好,古建筑”这一演讲主题,介绍了她自身在欣赏古建筑时的思考。她为同学梳理了南北方建筑的区别,并讲述自己从古建筑的结构、立面、屋顶形式等方面的观察方法,并以河北省第二届园林展会中衡水展园为例汇报了展园中建筑的设计方法,回她了从理论回归到实践的学习历程。
陈婉钰,北京工业大学风景园林学硕士研究生,讲座题目为“遗产保护的大众普及—垂花门”,从新媒体视角解读如何并良好的实现古建筑知识面对社会大众的推广。他回想到在大栅栏调研过程中使用者与国内游客对四合院背后的故事所知甚少,由此,这些文化遗产不断遭到破坏,于是萌生出用新媒体,诸如微信等平台,使用多元的方法向大众推广古建筑知识。
卢薪升,北方工业大学风景园林硕士研究生,以“大数据背景下的城市小气候与景观规划应用研究”为题介绍了大数据在城市气候分析中的应用,并详细介绍了API系统的应用方法。结合设计案例介绍了如何将微气候分析方法落实到景观规划中。
第六届学生学术年会城乡规划与风景园林专业分会场在一阵阵掌声中落下帷幕,各位年轻的设计师与高校学子,与时俱进,不断向自己所学专业注入新的思考,体现出严谨求实创新的学习态度,为我校师生带来了让人耳目一新的研究与思考成果。
我学院研会编辑部
撰稿:于遨坤
摄影:王艳
编辑:孟琦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