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及实践成果的提纲挈领式总结,是党在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为贯彻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创新党性实践教育内容,弘扬传承新时代传统建筑文化,建研16研究生党支部于11月18日前往鲁迅故居、白塔寺和历代帝王庙,开展融合建筑学学科特色、保护首都历史建筑的党性实践活动。
党员首先来到的是鲁迅故居,映入眼帘便是“再忆北平——辟谷列维奇油画作品展”,其主题为“儿时的老北京的样子”,画展作品作者是俄罗斯画家辟谷列维奇,20世纪初随白俄流亡侨民队伍从黑龙江边境迁入中国。这一批珍贵的画作已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保存了70年左右。历经岁月洗礼,经过精心的保护和修复,最终展示在鲁迅故居中的博物馆,每一副油画中的内容经过古迹和古建的查证,弥补了中国部分历史资料的缺失,展品对于国人来说意义重大。
之后对鲁迅先生的事迹做了深刻的回顾。1926年开始从厦门、上海、广州分别介绍了鲁迅先生的历程,深刻影响着“五四“后的中国文学。三味书屋的实景复原,从书桌上的“早”字,体会到鲁迅先生从小便有着激励自己做事要严谨,做人要自律的态度。
第二站是白塔寺,该寺建于元朝,初名“大圣寿万安寺”,寺内建于元朝的白塔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喇嘛塔。由尼泊尔匠师阿尼哥主持,经过八年的设计和施工,终于建成了白塔。白塔总高51米,砖石结构,白色体躯,其融合了中尼佛塔的建筑风格,不仅具备内涵丰富的佛教意义,能适应各种活动的要求,以其巍峨的塔式,为元大都建筑增添了光彩和气势。
第三站是历代帝王庙。历代帝王庙坐北朝南,占地面积2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建筑沿中轴线向两侧展开,轴线自南向北依次为琉璃影壁、木牌坊(已拆)、山门、景德门、景德崇圣殿等建筑,两侧建有配殿。中轴线两侧分列庑殿、燎炉、钟楼、碑亭、神库、神厨及宰牲亭等。纵观历代帝王庙建筑,其是我国唯一现存的专门祭祀历代帝王的庙宇。它不仅反映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也体现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脉相承的特点,对于研究古代建筑、封建典章制度都具有很高的文物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