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立足新时代,教育引导学生党员率先垂范、学以致用,融合学科专业特色,运用所学专业服务古都北京建设,我学院城乡规划学研究生党支部、风景园林学研究生党支部、启思社同学,于10月28日前往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和天坛公园开展“古都风貌保护”党性实践活动。
走进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庄严肃穆的大门,同学们看到参天的古柏,它们就像博物馆的守护者,岿然不动却让人心生敬畏。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建筑布局整齐大气,雄伟壮观,古色古香。现有的陈列基本位于太岁殿、拜殿、西配殿等展区。 展厅内陈列的“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诠释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奥,令参观者眼界大开。穿梭在各展厅,同时有配套的各种按比例缩小的仿照品穿插其中,使参观者仿佛游走在历史的长河中,目睹了华夏民族的建筑文明史,无不赞叹先人的智慧和才干。
北京古建筑以大量丰富多彩的图表照片、栩栩如生的实物、细致精美的模型,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从茅茨土阶的原始状态发展到明清时代城墙高筑、布局严整的宫廷建筑所走过的漫长里程。汉之古拙,唐之雄大,宋之绮丽,元之自由,明清之规范,各时期的建筑风格尽收眼底,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领略到中国各地区建筑之特色--北国之雄浑,江南之典雅,蜀中之朴真,让人不得不感叹我国古代建筑历史悠久、成就灿烂。民居展厅也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这里用实物展示了我国民居的演进--从巢居到干阑式建筑,从半地穴式建筑到泥墙房屋。居住的历史折射出古人在思索、解决人与自然、与环境空间关系时所体现出的智慧和哲理,令人啧啧称赞。
参观完博物馆后,同学们对天坛的祈年殿、圜丘坛等建筑进行了实地调研,回校后认真书写了天坛古建筑评析。
大学生群体主动地去了解中国的古建筑文化,并运用当代的传媒手段去向大众进行传播,这将会形成良好的社会效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幸。大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是我党党员队伍中最富生命力、最朝气蓬勃的新生力量,也是我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参观和讲解员的介绍,学生党员们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都有了深刻的理解,领略了古建筑的不朽魅力,深切体会到了保护古都风貌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