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第二届北方规划教育联盟城乡规划专业联合毕业设计“云答辩”圆满结束。此次联合毕业设计的主办单位为沈阳建筑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及内蒙古工业大学,以及来自山东建筑大学、吉林建筑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天津城建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济南大学等9所院校共18组毕设团队进行了终期答辩。
本次联合毕业设计的主题为“沈阳市工业遗产区域更新设计”,规划选址位于沈阳市大东区和铁西区,分别为沈海热电厂地段和中国工业博物馆地段。
为更好的进行线上会议教学的交流与指导,参加联合毕业设计的师生分为 3 大组进行,会议分为上午答辩和下午学生自由交流两个环节。
此次终期答辩会议特别邀请了九位来自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评委对设计成果进行了综合性的点评,专家不仅关注设计过程中的想法、理念,也考虑了项目的实施可能性,精彩点评各有侧重,让参与答辩的师生收获满满,受益匪浅。
特邀点评专家(边兰春、赵天宇、张险峰、曾鹏、武静宇、吕正华、王国庆、田宝江、王佳文)
由我学院石炀老师指导的郑衍镱、杜一凡、王烨、张钰曈、耿卓艺、李晨明等6名2015级城乡规划专业本科生参加了此次联合毕业设计。同学们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了场地的现状条件,在重点问题方面达成共识,并逐渐演化成同一主题下的两套不同方案。
两套方案共同关注到“健康城市”这一议题,都尝试充分开发工业遗产地块的特性来构建“健康模块”,为工业遗产区域更新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法。毕业设计的共同主题为“公共卫生与公共健康视角下的工业遗址保护更新设计”,而根据两套方案的研究方向,具体细分为城市健康的两个方面:一个方案注重城市公共空间对灾害、传染病等突发事件的承载能力,另一个方案则注重城市改善居民心理健康,促进社会交往的作用。
第一套方案提出了建立城市防灾模块的必要性,进而采用纵向拆解的手法,引出建筑层、地面层、地下层三个层次的空间设计策略,通过落实设计策略,为场地置入弹性化的功能空间,塑造了凸显工业遗存文化的整体形态,并对各分区进行了详细的建筑设计和场所营造。方案得到了天津大学曾鹏教授、同济大学田宝江副教授、沈阳自然资源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处武静宇处长的高度评价,认为方案大胆而有说服力的捕捉到城市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专家点评
第二套方案提出要满足城市居民的心理需求,采用冲突与融合的设计理念,形成了曲面建筑的未来感与原有建筑的工业感的碰撞,以及刺激与舒缓的减压方式对比,通过设计将它们融合在一起,通过减压空间带来心理健康以及社会交往,实现塑造健康城市的目的。方案得到了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张险峰总规划师,辽宁省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王国庆总工的好评,认为同学们大胆的思考,是学习城市规划、建筑、景观难能可贵的一种思想,对于既有建筑改造利用的设计很有特色,目标很清晰,成果很完整。
2020年是令人难忘的一年,同学们在抗疫时期,用特别的努力,做出了特别的毕业设计,体现了我校毕业设计的高质量水准,获得了点评专家和联合设计院校教师的好评,预祝同学们在新的起点上,继续努力,拥有更加璀璨的人生。